当前位置: 首页 > 保健版 > 家庭健康 > 中年保健 > 中老年健康
编号:13651033
乌鲁木齐市中老年口腔疾病患者心理状况调查分析
http://www.100md.com 2015年2月12日 《医学信息》 20156
     进入老龄化社会后,我国中老年人口腔疾病患病率持续走高,牙周病、牙髓病、口干综合征、粘膜病、口腔肿瘤、舌痛症等疾病时刻困扰着中老年人的正常生活[1]。

    1 资料与方法

    1.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乌鲁木齐市某口腔医院就诊的189例口腔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,男性患者136例,女性患者53例,年龄在45~82岁,平均年龄为(56.23±1.12)岁,病程在1个月~12年,平均病程(3.23±0.92)年。经调查,患者的生活状态、病程长短、就诊次数、对口腔疾病的重视程度各有不同,且年龄、性别、病症状态存在差异,差异无显著意义(P>0.05),具有可比性。

    1.2方法

    1.2.1调查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,搜集中老年口腔疾病患者对口腔疾病的态度的相关资料,研究口腔疾病对其生活的影响。同时,充分利用临床资料,通过对比观察方式,检查不同治疗、护理方式对中老年口腔疾病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,总结他们的心理变化倾向,以得出有效结论。
, 百拇医药
    1.2.2调查内容 调查内容包括:口腔疾病对患者生活有哪些影响,身体影响、工作影响、生活影响的比重如何;口腔疾病是否会给患者造成精神压力,使其总处于情绪紧张状态;心理负担是否是"病急乱投医"行为的始作俑者;中老年口腔疾病患者的心理状态变化影响因素有哪些等。

    1.3评价标准 按照症状自评量表、焦虑抑郁自评表、生活质量测评等三种考核原则,统计分析中老年口腔疾病患者心理状态。①正常,无焦虑抑郁:≤60;②存在负面情绪,有轻度焦虑抑郁症状:60
    1.4统计学处理 本次研究当中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.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,计量资料采用均数±标准差(x±s)表示,计数资料采用率(%)表示,P<0.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。

    2 结果
, 百拇医药
    2.1老年口腔疾病患者心理状况 腔疾病患者心理状况特征不同,症状自评、焦虑抑郁自评、生活质量评分差异较大,见表1。

    2.2老年口腔疾病患者心理特征 向189例中老年口腔疾病患者发放调查问卷,总结问卷调查结果可发现,患者心理特征主要包括:口腔疾病影响患者咀嚼能力,致使食欲不振;口腔疾病带来口臭、口齿不清等症状,使患者失去自信,对生活不满;口腔疾病引发病痛,让患者产生焦虑、抑郁等负面情绪。问卷显示,189例老年口腔疾病患者受咀嚼能力影响的比重最大,口齿不清影响比重最小,存在恐惧心理的患者最多,有89例,占47.09%,精神病性的患者最少,有13例,占6.88%,见表2。

    3 讨论

    3.1乌鲁木齐市老年口腔疾病患者心理特征

    3.1.1恐惧心理 口腔属于大脑的一部分,口腔疾病引起的病痛经常被老年人误认为"脑病",心生恐惧,胡乱臆想自己得了可怕的疾病,如癌症、心脑血管疾病等。资料显示,189例患者中,有恐惧心理、曾经有恐惧心理的患者多达116例,占61.38%。由此可见,恐惧心理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,造成的负面影响比疾病本身更大。
, http://www.100md.com
    3.1.2顽固传统心理 研究中,大多数老年人对口腔知识并不了解,固执的认为口腔疾病是人"老"了所致,而忽视口腔治疗、护理工作,忽视牙痛、掉牙、龋齿等口腔疾病临床表现[2],拒绝就医,应付治疗。调查中,因不重视口腔疾病诱发中度、中度口腔疾病的患者有65例,占34.39%。

    3.1.3多疑、悲观心理 老年人受更年期综合征的影响,其心理情绪是呈复杂变化的,不仅不相信任何事物、感受,还会对其他事物产生过于敏感的情绪。就口腔疾病而言,老年患者经常会不信任先进的医疗、护理服务,多疑、猜忌自己的疾病状态,进而悲观的认为身患疾病非常严重。

    3.2影响老年口腔疾病患者心理状态的相关因素

    3.2.1口腔功能、能力下降 口腔疾病会诱发牙齿松动、脱落,龋齿、蛀牙等问题出现,进而影响牙齿功能,老年人无法充分咀嚼食物,吸收营养不充分,久而久之,会出现食欲不振、营养不良、胃肠道功能下降等一系列问题。此外,口臭、口齿不清等口腔疾病反应,也会干扰老年人的正常生活,给他们的日常交流造成严重影响和障碍,使其逐渐失去自信和与人沟通的勇气。
, http://www.100md.com
    3.2.2疾病疼痛诱发的心理疾病 生理、身体上的疾病伤害对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是巨大的[3],对于老年人而言,疾病疼痛会让他们对生活产生不满情绪,产生焦虑、抑郁等负面情绪。一旦病痛无法控制、持续蔓延,患者的心理疾病也会逐步加深、造成更大范围、更严重的疾病问题。

    3.3改善老年口腔疾病患者心理状态的科学性意见

    3.3.1端正服务态度 以和蔼、亲切、耐心的服务态度面对中老年口腔疾病患者,详细了解其患病经过、原由,根据自身经验,给予患者最中肯的意见,让他们相信医生、护士,积极配合治疗、护理工作。老年人一旦选择采纳医护人员的意见,便会在日后的治疗过程中重拾生活信心,有良好的护患关系作为保障,口腔疾病治疗、护理工作便成功了一大半。

    3.3.2积极宣传、开展健康教育 其次,扩大口腔疾病预防宣传、教育活动的影响力,向老年人讲述口腔卫生保健知识,改变他们的陈旧思想和观念,了解防、治工作。同时,由于老年人药物吸收情况、代谢功能、药物耐受力等方面敏感度较高,所以在进行辅助教育工作时,应特殊提及敏感类、药性强药物的使用方法、规范剂量,以确保治疗、护理工作的安全性、可靠性、科学性。

    参考文献:

    [1]周卫萍,吴蓓蓓,王书梅,等.健康促进学校家长教育与卫生保健知识、态度和行为现状调查及对策[J].中国健康教育,2000,16(9):569-571.

    [2]张学鹏,伊哲,王英兰,等.成人颌面部错合畸形患者的心理状况[J].中国临床复,2005,9(8):38-39.

    [3]柳淑杰,刘东玲,张秀侠,等.口腔科就诊患者心理状况的调查分析及对策[J].吉林医学,2010,31(10):1414-1415.编辑/哈涛, http://www.100md.com(王秀玉 段晓波)


    参见:首页 > 保健版 > 家庭健康 > 中年保健 > 中老年健康